新冠疫情下湖北省猕猴桃春季管理技术要点
立春过后,气温逐渐回升,雨水增多,猕猴桃逐渐进入伤流、萌芽、现蕾等物候期,这段时期重要的农事工作有栽苗、嫁接、田间绑蔓、春季肥水、抹芽定梢等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,猕猴桃春管工作要有序推进。
一、在做好疫情防控、确保从业人员安全的基础上,有序推进
(一)充分做好疫情防控
及时了解疫情信息与当地疫情发展动态,积极参加支持当地防疫工作,自觉遵守相关防疫政策并按相关防疫规定推进生产。及时添置园区、厂房消毒及劳保用品,加强消毒工作。配备测温枪、酒精、84消毒液、洗手液、肥皂等卫生用品,口罩、手套、雨衣、雨靴等必要的劳保用品。
大型猕猴桃产业园和加工、包装厂做好园区办公区域、住宿、食堂、仓库、饮用水源及生产设备维护与消毒,并注意主要活动场地与道路的消毒。做到通风透气,整洁有序,坚持定期消毒、杀菌,做好档案记录。库房工作人员分散工作,特别是对于密集型的果品分选与包装,工作人员穿戴好防护用品外,相互之间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。同时对上岗人员加强防预知识的培训,加强自我防护意识。
对没有人员返工的情况下,应加冷库的管理,安排人员定期检查果品质量、库内外条件,尽量减轻贮藏过程中的损失。
在果园生产管理过程中,果农首先要重视卫生防疫工作,在户外要正确佩戴口罩、勤洗手,同一生产区域人员相对分散,尽量减少同一区域同一时间生产操作人员的密度,防止交叉传染,做到“出门戴口罩,回家勤洗手,下地别扎堆,尽量少唠嗑”。有条件的果园尽量采用机械耕作,提高工作效率。
(二)动员果农、工人不误农时推进各项工作
对于疫情严重区域,包装企业以防控疫情为第一要务,听从当地政府的管制,只有在放开的情况下才能生产;而对于疫情相对轻的区域,生产企业及时与当地政府沟通,在做好生产场地安全和个人防护的前提下,组织企业周边工人、农民进厂、下田,分时工作,分散干活,避免人员集聚。
(三)引导农资企业复工复产
积极沟通协调,将种苗、化肥、农药等农资生产企业纳入复工复产重点名单,支持农资企业加快复产,尽快恢复产能,增加市场供应,保障春管生产需要。对于需要外地购买的农资,尽量做到就近取材,积极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产业服务作用,确保农资供应顺畅。
(四)加强技术交流沟通,确保各地按农时推进工作
及时组织专家制定分区域、分品种技术指导意见,加强与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,利用好网络、微信、钉钉等手段,开展在线培训、在线指导、在线答疑。关键农时和农民急需之时,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,组织当地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必要的实地指导。做好生产计划,并根据疫情情况做适时调整,确保生产稳定、有序进行。
二、苗木生产或大田嫁接
(一)育苗。计划育苗的基地,如砧木已于春节前起出,可在空旷地方,组织当地嫁接人员,加紧完成;如进入伤流期,先将苗定植到大田,等伤流期过后,4-5月再嫁接。对于嫁接好的成苗,这段时间可起苗假植,做好保湿,推迟萌芽,从而推迟定植时间。
(二)大田改接。针对实生苗幼园改接或老园更换品种,对未进入伤流期的高海拨区域,可加紧组织人员完成;而进入伤流期的中低海拨区域,建议推迟至伤流期过后,采取枝腹接方式补救。
(三)接穗保存。将接穗用塑料包好,分小包包装,保存于3~4℃冷库,冷库内保持85~95%湿度。
三、春季猕猴桃园区管理技术要点
由于疫情影响,生产资料采购运输供给困难、劳动力缺乏、甚至部分春季管理工作难于实施等问题,必须根据现状及疫情控制情况,及时调整猕猴桃生产管理技术方案,注意抓住关键核心措施实施,趋重避轻,改变传统管理技术,尽量减少疫情带来的损失。
(一)做好肥水管理,为果园一年生产打好基础
加强水分管理:保持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%-80%,主要通过灌溉、地面覆盖等措施保湿,而通过疏通排水沟、树行(盘)清除有机覆盖物等措施排湿。
合理施肥:健壮果园,萌芽肥可取消,蕾膨大期(能分辩出侧花蕾时)加施一次肥,开花前后再施一次;第一次高氮复合肥,成年树每株0.5市斤以内,第二次氮磷钾复合肥,成年树一般0.5市斤~1.0市斤,实际根据具体树势情况确定施肥量。尽量采取液体施肥方式(利用水肥一体化系统),或地面撒施、旋耕机浅翻土壤方式,尽量减少田间人员扎堆。
(二)花果管理是一年的重中之重,确保人员和物资安排
疏蕾(花):去掉畸形蕾、病虫蕾、无叶小蕾、侧花蕾,最后掐头去尾留中间健康花蕾;按枝条健壮程度,每枝留花蕾4-6个。软枣猕猴桃做好抹芽,不用疏蕾。
授粉:尽量采取自然授粉和蜜蜂授粉。
自然授粉:天气条件合适(温度25度左右,湿度80%左右及以上,微风、阴晴天)、雌雄配比得当(8:1及以下)且搭配均匀,可自然授粉。可在初花期(开花量约15%)花上喷施3~5%的蔗糖水,吸引昆虫特别是附近野蜂帮助传粉。
蜜蜂授粉:雌雄比例适当情况下,采取果园放蜂。具体方法是:开花15%左右,引进蜂箱进入果园,一般每公顷果园可放8~10箱为宜,在开花前刈割果园杂草或牧草,完成杀虫剂的喷雾。放蜂期间不要喷洒任何农药,花期如要喷杀菌剂,也必须在果园无蜂时操作,以免伤害蜜蜂。蜜蜂采花粉时,要求花粉较湿润,如果花期干燥,需要早晚喷清水,增加果园空气湿度,有利于昆虫采粉。在放蜂期间果园不要喷洒蜂蜜溶液到树体上,以保护蜜蜂。
辅助授粉:如果花期遇长期低温阴雨,则可采取人工辅助授粉。人工授粉是一项需要人工多且较密集的一项农事工作,在疫情严重的区域,一定要组织好,防止出现疫情传播。建议分区域组织人员,人与人之间相隔10米以上。为提高工效,采用干粉喷授,用纯花粉加一定比例的干燥、洁净的滑石粉或石松子粉或灵芝孢子粉,混合均匀,对开放的雌花柱头均匀喷撒。花粉与稀释剂的比例可以根据花粉质量、数量与天气情况在1:7-1:1之间进行调节。若授粉时温度较高(30度以上),天气干燥,最好在园区内喷水,降低园区温度、提高园区湿度,利于花粉附着及花粉管伸长。
疏果:授粉完后10天左右进行疏果工作,主要疏除畸形果、病虫果、弱小果、多余果,最后按枝条健壮程度,每个结果枝留果2-5个。软枣猕猴桃仅疏除畸形果、病虫果、弱小果,其它健康果实全部保留。
(三)病虫害防治是商品果率的前提,做好关键时期的重点防治
芽体萌动前喷施一次1波美度石硫合剂(如果春节前冬季已喷,此次可免除),萌芽到开花期间喷施2次杀菌剂,分别于展叶现蕾期1次,露瓣期1次;花后立即喷施一次防治果实病害的药剂,之后每隔7-10天一次,至套袋。套袋后至采果喷施约2次,晚熟品种3次。若叶幕层较好,且无吸果夜蛾、柑橘小实蝇等危害的果园,可不进行套袋,喷药连续4次之后每隔25天左右喷施一次。
花前可以选用代森锰锌、氢氧化铜、氧化亚铜、龙克菌、加瑞农、苯菌灵等药剂,花后可选用嘧菌酯、苯醚甲环唑、肟菌酯、甲基托布津、氟硅唑、噻唑锌、多抗霉素等药剂。
对于溃疡病,加强田间检查,对于主干和枝条开始表现溃疡病症状的园区,尽早剪掉枝条或主干刮除病斑,并在病斑上纵划几道,涂上药剂如氢氧化铜、糊涂、松脂酸铜等药剂;若主干上病斑危害严重,可以直接从健康部位以下30cm左右剪掉,药剂涂抹伤口,重新促发新稍,或整株挖掉。做好枝蔓销毁和相关消毒工作。
(四)做好倒春寒的防控工作
在萌芽至新稍抽生期,关注天气情况,如温度突降时,可在猕猴桃园行间每隔20 m(或园区上风口)堆放潮湿的秸秆、树叶等,或在用烟煤做的煤球材料中加入废油,或用硝酸铵20%、锯末70%、废柴油 10% 混合在一起装入编织袋,于夜晚点燃,以暗火浓烟为宜,降低低温危害。加强地面覆盖保温,风口安装防风网,也可减轻冷害。有喷灌条件的果园,将喷头调至架面以上,全园喷灌,可减轻冷害或霜冻。
2020年2月27日
湖北省创新行动特色水果生态高效栽培与采后处理团队